蘋果 Mac 執行 Windows (新增M2晶片支援) – Parallels 評價與介紹
Mac要執行Windows雖然聽起來有點有趣,但事實上卻有時候有必要,比如我在有些程式開發工具只支援Windows的時候就得要用Mac來執行Windows,不然就得用另一台電腦裝Windows。但如果因為軟體得跨平台,同時要測試Linux如Ubuntu的相容性,那就需要3台電腦。
Mac曾經可以BootCamp可以做Windows的系統,但切換不容易。且磁碟得分割(因為Mac不用Windows的NTFS磁碟格式)。自從M1晶片以後似乎就不行了,至少我沒發現可以用的Windows映像檔。
事實上Windows電腦如果要同時運行Ubuntu只要開啟HyperV(前提是主機板和CPU有支援),但Mac本身沒有這個內建功能,我找了現在世界上最好的模擬軟體Parallels來做評測,自己買了兩個授權。
解決方法:Parallels
這解決了一台Mac支援多種作業系統的軟體開發需求,也就是我可以在Mac上面寫Windows與Linux的程式並且測試,有些軟體可以用Windows專有的免費軟體,如影片播放的K-Lite內建的播放器來省下一些錢,解壓縮軟體也可以用Windows知名的7-Zip來跑,解壓縮到Mac的檔案系統中並沒有任何問題,不用在Mac裝有廣告的免費App。
大家應該都知道Mac所有的免費App都靠廣告來做收入,或是要使用到一半跳出付費訂閱,Open Source的軟體在Mac安裝不能用App Store,至少有發布的比較少,得從比較不可信任的網站下載pkg或dmg來安裝,這就有中毒的風險。如果裝在模擬的Windows,中毒了就重開一個新的機器就好了。
然後Parallels針對付費用戶有所謂的Parallels Toolbox,這個對於我現在有時在用M1晶片剛出來的Macbook Pro 13,只有8GB的RAM和256GB的硬碟空間,相當有用。有很多Mac會用到都要收費的小工具。
記憶體清理工具可以釋放現在不需要的記憶體,平時我文書處理殘餘的記憶體只有3.4GB左右,如果用Rider開發C#的專案,會剩下2.xGB(甚至1.xGB,看開發什麼東西),但一鍵釋放多半都會增加1GB以上的剩餘RAM空間,如果同時又要開技術文件檔,又要開一些要引用的檔案,這些都會佔用RAM,釋放了RAM以後都沒有不夠的問題,甚至還可以寫程式一邊用Macbook開Spotify聽音樂,不用因為怕RAM不夠改用iPad來放。
硬碟清理工具也是效率最快且清除最安全又最多的,會將Mac的快取都清除掉,通常一次清除就是超過3~5GB,對於我MacBook Pro 13只有256GB的話比例算蠻高的。
Mac與模擬的Windows檔案是共享的,所以不會有NTFS之類的格式不相容問題
蘋果的M2晶片以後,官方特別聲明支援未來Mac會新發布的下一代作業系統,100%支援,只要在簽約期間的都可以免費升級,Parallels現在支援M1、M1 Max、M1 Ultra、M2 (Pro)晶片,剛推出Desktop 18版本。
效能呢?
Windows在最基礎的版本是有4個vCPU,8GB RAM,這對於很多用途都可以適用,如果是要在Mac玩遊戲,要先確定遊戲支不支援模擬裝置,如果是網路遊戲多半不支援,只能用BootCamp(網路遊戲為了避免一機多開),還要確認遊戲需要的RAM有多大,但如果要玩很吃顯示卡的遊戲建議就買Windows桌機了。
低階的方案99美金一年,其實現在使用一年一年簽約的好處就是如果Mac作業系統升級,不會有不相容的問題,因為軟體更新會自動套用在買的授權上,當然也可以一次買斷,但我會相當不建議這種方式,因為不知道Mac下一個版本會不會不支援Parallels現在的版本。
畫面進去後可以選擇繁體中文,計算金額可以切換幣別換算匯率看看何者優惠,但Parallels開發公司本幣是美金。
現在最優惠的方案就是 99 USD / 一年,如果有特價的話也會套用在下方的優惠連結上。
在結帳的時候套用就可以享受折扣!
注意項目
Parallels的 99 USD 版本我們買授權的時候不包含 Windows 的授權,但 Windows 不啟用也沒關係,因為我們用了30天以上也沒有出現問題,如果未來規定一定要啟用,只要重新裝一個虛擬機器,又可以再用一陣子,嫌麻煩的話千萬不要買便宜的序號,因為我們買了兩個不同商店的便宜序號,都沒辦法啟用,要在Mac啟用的序號得是微軟官方直接賣的,或是外面如PChome賣的盒裝版零售版的。